探秘天津西青区的“破茧成蝶”——借助产业大升级打造津城增长极

      “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在老天津卫人的传统习俗中,每逢喜庆节日家家户户在墙上挂上几幅“大胖小子红脸蛋”的杨柳青年画早已寻常不过。而在天津的古文化街、文艺长廊,杨柳青字号的招牌在大街小巷内更是随处可见。                                                                                                                 殊不知,这家百年字号作为中国四大木板年画之一的原产地就在天津市西青区且外界对于天津市西南部这片区域的了解也绝大来自于此。但如果追溯西青区的历史便不难发现,早在唐代中后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大片的陆地,直至清代这里归属天津府管辖。

如今,这里东与红桥区毗邻、南依独流碱河,与静海、武清、河北接壤,全区总面积达545平方公里。伴随着农耕社会的不断演进和民间传统的式微,西青区诸多的民间艺术不知不觉中已经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而这随之而来改变中,不难折射出这里产业升级改造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造区内“新四高” 改变地域“老农业”
记者从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根据初步核算,并经天津市统计局评估审定。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6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9.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1.89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3亿元,同比增长24.9%,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5 :54.5 :44。
在津城环城四区整体规划前,西青区就一直肩负着天津重要的农副产品供需的职能。作为天津最大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有着悠久的蔬菜生产历史,诸如“沙窝萝卜、天津大白菜”。但在当今投资者普遍看好第三产业、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的关键节点,这些外人眼中的“土包子”产业又该何去何从。
针对这一点,在不久前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的分论坛中西青区合作交流办主任张勇向记者表示:“无论怎样西青区的传统优势不能丢,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要培养高端人才、培育高科技成果、打造高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力求把这些新四高与传统农业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为了将自身资源禀赋与现代科技产业巧妙结合,西青区今年新建了7个放心蔬菜基地,在保障农副产品质量过关、百姓食用有保障的同时也进一步将自身做大做强。而这其中,大寺镇凯润金三农公司蔬菜基地也不乏是其中的一员,其相关负责人曾向记者说:“基地内的土壤、空气、水质都必须通过认证,符合严格的建设标准。其产成品还会贴加追溯条码产地的准出标签,那么消费者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上网等方式查询相关信息了。”
产业园近年频现 量与质能否齐头并进
近年来,西青区内产业园区的建设正值如火如荼,诸如中北高科技产业园、中环电子信息产业园、凌奥创意产业园、四新高科技产业园等一系列园区的兴建与投入使用,让这里也卷入了产业转型的“风暴”中。
凌奥创意产业园是天津第一家注册的创意产业园,项目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李七庄街,始建于2006年,总体规划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凌奥集团董事长赵光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初刚刚建立园区时大家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区里这边就带上我们去北京、去上海、去深圳进行实地考察,看看人家的文化创意园是怎么做的。转了一圈回来,我们心里就有点底了这事儿到底应该怎么办。”他说,“这种形式的学习走访之前我们还真没听说过,大家本来就都是村里的农民没什么太大的学问,借助区里的资源,我们只能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西青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02家,总数达到42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27家,完成全年任务的67.5%,总数达到2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4%,科技小巨人主营业务收入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85%。
此外,一直将项目开发定位为“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五星级产业园”的中北高科技产业园也于今年“开张纳客”。园区地理位置上坐落于西青中北镇,采用园中园的经营策略,提供创新基地与孵化基金价值运营平台的“升级版”招商模式。而单凭这一点便吸引了150余家海内外高品质企业牵手,现已投入园区运营。
对此,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域经济学专家在给予肯定态度的同时也指出:“西青区具的确备一些传统制造行业的基础条件,但在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快’的同时更要‘准’,尽量避免‘大’而‘全’的苗头出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产业全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津城第三极
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分论坛上,西青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在开幕致辞中表明:“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拓宽领域与打造平台,为承接京城资源做好准备。”
在今年8月份,位于西青大学城附近的卓尔电商城一期项目就已开盘。而追溯源头,起于年初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周边省市对京城产出资源的信息异常敏感。在天津卓尔电商城外,承接北京服装加工、批发的产业竞争者还有河北廊坊、保定怀来等周边区域,但就目前来看,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卓尔集团最终还是选择了落户西青区。
同为区内注册园区“一把手”的天安数码城营销经理胡俊说:“西青区距离天津站和周边的国道、省级公路都不算很远,旁边也有天津师范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这对像我们这样科技性质的园区而言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天安数码城一期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北京项目15家,主要包括CEO总裁俱乐部项目、网络科技广场项目、软件研发中心等项目,另有意向签约企业12家。
“想要承接好资源,相比滨海新区等其他政策倾向更为明显的区域,这里还是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要学会用自己的长板和别人拼,更不要一味的模仿与复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增加彼此的粘合度才是长久之道。”西青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协会负责人说。

tax1